top of page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臺大國際商業營

「顧客價值」等於CP值嗎?──認識顧客價值


當我們決定要不要購買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時候,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CP值,所謂CP值其實是商品性能和價格的比值,著重的點在「產品」本身。


然而,仔細回想你曾有的購買經驗,當你在決定是否購買時,真的只考慮產品本身的「性價比」嗎?假設一家餐廳提供便宜又色香味俱全的菜色,但卻被揭露其實是添加了有害人體健康的原料,而且廚房內相當髒亂。這時候的你,還是會因為餐點本身「高CP值」而選購、大快朵頤嗎?


事實上,顧客決定消費行為時,其實不光考慮產品的價值,消費時的感受、所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都可能是考慮的因素。因此,相較於CP值,「顧客價值」是顧客對產品或服務更全面性的評價,也就是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,能夠為顧客創造多少價值。

簡單來說,「顧客價值」就是顧客購買產品或使用服務時,所得到的利益與其付出機會成本之間的差值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裡的利益和成本,不只是貨幣性的衡量,更包括非貨幣性、顧客主觀的認知。

以顧客感知到的「利益」來說,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面向:


1. 功能性價值

就是產品或服務本身的功能、實用性或可靠度。例如:3C產品的硬體規格。


2. 社會性價值

指顧客的消費行為會受社會大眾或周遭群體對產品的評價、看法而影響。例如:大眾會認為使用Apple公司的產品者為社會上收入較高的族群,也就是Apple公司讓其消費者感受到相當高的社會性價值。


3. 情緒性價值

指顧客購買產品或服務時,所挾帶的個人情感或情緒上的認知。例如:良好的服務,帶給顧客消費時愉悅、輕鬆的感受。



而顧客所付出的「成本」則可以大略分為以下因素:


1. 金錢成本

指消費該產品或服務所付出的金額。例如:支付台幣300元購買一件外套。


2. 時間成本

顧客為得到期望的商品或服務而必須耗費的時間。例如:花費在排隊購買限量商品的時間。


3. 精力成本

顧客在購買產品時,在精神、體力方面的消耗。例如:搜尋商品資訊以進行比較,所付出的心力。


4. 心理成本

指顧客因為擔心潛在的消費風險發生,而產生心理層面的耗費。例如:擔心網購的商品品質是否良好。


顧客價值影響了顧客的消費行為,也意味著這是企業欲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考量。因此,公司若想要提高顧客對自家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感受,可以從「增加顧客利益」與「降低顧客成本」兩個層面去思考

以餐飲企業來說,想要提高顧客的利益可以透過增加餐點的多元性(功能性價值)、打造品牌特定形象(社會性價值)、提供優良的服務體驗(情緒性價值)等著手,而想要減低顧客成本則可以推出優惠活動(金錢成本)、降低顧客候位時間(時間成本)、清楚標示點餐流程(精力成本)以及提供原料來源的資訊(心理成本)......等等。


企業想獲得競爭優勢,不光要從公司內部組織的管理做起,更要從外部顧客的角度,去思考如何提高顧客價值,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,獲得顧客的青睞並保有一席之地。

360 次查看0 則留言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